概述:弟子規原名〈訓蒙文〉,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。其內容採用《論語》學而篇第六條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弟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,行有餘力,則以學文。」的文義以三字一句,兩句一韻編纂而成,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;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、出外、待人接物、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,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。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,並改名為〈弟子規〉,是啟蒙養正,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,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。
弟子規
◎總敘 |
|
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|
汎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|
|
◎入則孝 |
|
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|
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|
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|
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|
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|
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|
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|
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|
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|
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|
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|
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|
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|
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|
|
◎出則弟 |
|
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|
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|
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|
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|
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|
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|
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|
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|
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|
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|
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|
|
◎謹 |
|
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|
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|
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|
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|
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|
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|
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|
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|
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|
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|
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|
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|
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|
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 |
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 |
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|
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 |
|
◎信 |
|
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|
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|
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|
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 |
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 |
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|
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 |
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 |
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 |
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 |
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慼 |
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 |
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 |
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 |
過能改 歸於無 倘揜飾 增一辜 |
|
◎汎愛眾 |
|
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 |
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|
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|
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訾 |
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 |
人不閒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 |
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 |
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|
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|
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 |
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 |
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 |
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 |
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 |
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 |
|
◎親仁 |
|
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 |
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 |
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 |
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 |
|
◎餘力學文 |
|
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 |
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 |
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|
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|
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|
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|
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 |
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|
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|
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|
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|
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|
弟子規易解
◎總敘
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
汎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
【解】《弟子規》這本書,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。它教導我們: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姐妹;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、行為中,要小心謹慎,要講信用;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,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,向他學習,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;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、精力,就應該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。
孔子教學,講四門教育: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。四門教育首重德行教育,而《弟子規》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課本,這個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,家教是最重要的扎根教育。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性格、意志、品質、情操、愛好乃至人生觀、世界觀都起著根本作用。沒有家教的小孩,即使學校教育再優秀,一生都不會有大成就。小孩在三歲以前離不開母親,母親的一言一行, 小孩都在模仿與記憶,以母親的儀表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,這叫母儀母教。如果父母自己不自尊、不嚴格要求自己,你的小孩將向你學習什麼呢?所以真正要讓家庭教育有很好的進展,必須從家長開始提升。
《易經》裡有一句話“蒙以養正,聖功也”,意思是人從小就要給他培植正確處事待人的態度,養他的浩然正氣,讓他奠定德行的根基。你把小孩教好了,這個功德最神聖。為什麼呢?因為國家的未來就在孩子的手裡,如果孩子沒有德行,那麼將來必定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,孩子如果是有才無德那是危險品、毒品。《三字經》說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習相遠。苟不教,性乃遷。”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,而習性就不一樣了。因為人受的教育不同、受的熏染不同,在社會裡受不良風氣的熏染,他就變成壞人了,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,他就變成好人了。所以,我們要堅信品學兼優的孩子是教出來的。
有見識有智慧的父母,一定是以聖賢之道來作為教育孩子的指導方針,通過學習、落實聖賢的教誨,讓小孩能在一生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於成聖成賢。
◎入則孝
【解】這一篇講的是為人子之道,子女的本分就是一個孝字。古人云:“百善孝為先。”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道德准則,人人皆知父母養育兒女之辛勞,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,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,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。不知不覺中,習慣了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,就會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;至於我也要疼愛父母,因無人教無人提醒,乃漸漸遺忘於腦後。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,長大後埋怨孩子不懂孝道、對他人沒有愛心,後悔已遲。所以,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。當他在家知道孝敬父母後,在外面才知道尊敬老師、長輩,他才能進一步把這份愛心擴展到周邊的一切人。所以,聖人提倡以孝治理天下,以孝治天下必定能得到和睦家庭、和諧社會、和諧世界。
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
【解】父母叫我們,要馬上答應,不能夠遲緩。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,要立刻行動,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,這是對父母的一種恭敬。
孩子對父母講話的態度,對小孩一生影響很深遠。當他在與父母應答之間所形成的是孝心、恭敬心時,就為他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如果父母叫我們時拖拖拉拉,那就是一種傲慢,恭敬心就沒有了。子游問孔子:以很豐厚的生活奉養父母,這個算不算是盡孝呢?孔子說:“至於犬馬,皆能有養。不敬,何以別乎?”如果對父母沒有恭敬心,那麼養父母跟養狗、養馬有什麼區別呢?哪能叫盡孝呢?所以孝第一要培養的是敬,一切人倫之道都是以愛敬心為基礎的,孝必定要跟恭敬心聯系起來。當一個人在家裡養成了這種對父母溫和柔順的態度與恭敬的存心後,踏入社會,他的這種修養一定會引起大家對他的重視和尊敬,這種恭敬的存心就是他幸福成功的源泉。
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
【解】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,是為了我們好,應該恭敬地聆聽。做錯了事,父母責備教誡時,應當虛心接受,不可強詞奪理,使父母生氣、傷心。父母的責備大部分都是出自於愛心,所以即使是父母說錯了,我們心裡明白,也不必跟父母頂嘴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。
我們要深深感念父母不厭其煩的教導和成就我們的苦心,所謂“愛之深,責之切”,而為人子女者,卻很少能體會父母這至深至愛之情。犯了錯,不但不能接受父母的教誨,反而陽奉陰違,甚至起厭煩心說出冒犯父母的話,讓父母傷心至極。故孔夫子說:“色難。”侍奉父母,難在永遠保持和顏悅色。仔細想想,我們是否父母說一句而頂了好多句呢?深信每個人都希望能做一個孝子,因為自古以來孝子是最有福的人,那麼就讓我們先從事親、悅親、讓父母心生歡喜開始吧!
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
【解】為人子女, 對父母要時時關心、處處留意。二十四孝的黃香,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,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,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,實在值得我們學習。早晨起來要向父母請安問好,下午回家之後,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,向父母報平安,使老人家放心。
這些行為雖然都是小事,但處處都表現出一個孝子的那種純孝之心、知恩報恩的心。我們要知道,從孩子有了生命那天開始,父母就對子女百般呵護,衣食住行照顧得無微不至。作為感恩,子女關注留意父母的冷暖,這是天經地義的,況且子女給予父母的關愛比起父母的付出,萬分之一也不及。而當一個人愛護父母養成了習慣後,他待人、處事、接物都有那種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的態度,這種人自然能得到大家的尊敬、愛戴。這樣的人生雖是平凡,確是現今社會中的不凡之人了。
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
【解】外出離家時,須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,父母批准了我們才可以去。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,讓父母安心,這些都是必要的禮貌。平時起居作息(生活習慣)要保持正常有規律,不要任意改變。長大以後,應居有定所、事業專注,切勿荒廢、空過一生,讓父母為我們擔憂。
這些行為都體現出一個孝子心裡常常存著父母,因為心裡存著父母,所以他必然就“出必告,反必面”。如果心裡面把父母忘了,很可能這些細節他也就忽略了。我們要體會到,它主要告訴我們對父母要常常惦記在心,常常有安慰父母、讓父母安心的這個意念。
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
【解】縱然是小事,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稟告。如果任性而為,容易出錯,也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,因此而讓父母擔心,是不孝的行為。
如果已有子女,孩子第一次犯錯, 做父母的千萬不可以含糊過去,一定要給予正確的糾正,不能遷就和縱容孩子,不能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,不許任性,要讓他懂得哭鬧毫無意義,做任何事情必須講道理,這樣他會終身記住,不會再犯。所謂“慎於始”,一切都要謹慎於開始,而等他一錯再錯,再來糾正就不容易了。每個孩子都會犯錯,如果我們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,在仔細分析的基礎上給予批評,並心平氣和地把道理給他講清楚,再教他正確的做法,使孩子接受起來口服心服。這種處理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既充滿關愛,又不失威嚴,並且能夠加深母子之間的感情。當我們有了這些正確的做法時,孩子犯錯,自然而然就會意識到,這正是教育他的最佳時機,就不會因為亂發脾氣,而把教育的機會點錯過了。
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
【解】東西雖然很小,也不能偷偷地私藏起來。即使小到一隻筆,如果沒有經過主人同意,就私自把它隱藏起來,那就等於是小偷。這種行為會讓父母蒙羞,感到是一種羞恥。所以,如果是為人父母要在這些方面特別謹慎注意,應該經常查看孩子的書包、口袋,看是否有來路不明的東西,是不是多出了一些文具或用品。如果有的話,可能孩子的手已經犯了不乾淨的行為。諺雲:“小時偷針,大時偷金。”如不及時制止,發展下去就會對品德造成很大的傷害,這很可能就因此而毀了他一生的前途。
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
【解】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,當子女的應該盡力去准備齊全,父母親所厭惡的事物,要小心謹慎地去除掉(包含自己的壞習慣)。
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處處留心、時時在意,一言一行都要以父母作為主要的考慮。要從衣食住上細心觀察,使父母的口福不缺,按四季更換衣服,臥宿使其安適,行動有人扶持;父母所愛之物,我必愛之,父母所愛之人,我當敬之,父母所願意的事,我當奉行之,要時時順著父母的心意,使其心生歡喜。讀懂父母的心聲、父母的需要,這才是真正的孝道。相反,當我們起了一個壞的念頭,比如說起了貪心、起了跟人家爭鬥的心以及不好學進取、種種不善的念頭,這都是對不起父母啊!這些我們都要小心地把它去除掉,所以這個孝心要從這點點滴滴去養成。
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
【解】要愛護自己的身體,不要使身體受到傷害,讓父母親憂慮。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,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,使父母親蒙受恥辱。(《孝經》雲:“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”)
有人抱怨說:父母怎麼管我這麼多?實在是因為你不能讓父母放心啊!假如你知道照顧好自己的身體,生活起居飲食有規律,進而讓自己更懂事,這樣父母就放心了。現在不健康的網絡、影視、雜志媒體太發達,人與人之間交流很頻繁,假如你沒有判斷力,又沒有理智,就會受到邪惡思想的污染而墮落。到時候不但父母家人蒙羞,甚至連下一代也有可能蒙羞,這是大不孝,所以從小就要學會自尊自愛,保持身心的清淨健康很重要。
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
【解】當父母喜愛我們時,孝順是很容易的事情。當父母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時,我們一樣孝順,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,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,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,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。
父母即使不慈,也不應成為自己不盡孝的理由。因為父母給予生命並將自己撫育成人,這個恩德太大,做兒女的用任何方法都是無法回報的。但是父母身上可能會有缺點,作為兒女也應該感父母養育之恩而加以包容,不可以以此作為自己不孝的理由,這是功利觀,而非道義觀。人倫之道的關鍵是先盡自己一方的責任,而不能以他人盡責與否作為我們是否盡責的前提條件。我們與人相處要記住一個原則,“不管別人對不對,自己一定要做對”,無論是父母還是身邊所有的人,縱使他們用不對的態度對我,我依然要用對的態度去面對他們,不然我也是跟他一般見識了,根本沒有資格去說別人的錯。以怨報怨,結果會得造成更加嚴重的對立矛盾。我們要相信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”,這樣才能上演人生一出一出的好戲。
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
【解】父母有過失,當子女的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。態度一定要誠懇,聲音必須柔和,應做到和顏悅色地把道理講清楚、講明白。
孝順並不是一定要對父母百依百順,人與人之間所有的行為都要以“道義”為准則,父母子女之間也不例外。人無完人,父母也難免有過錯,子女如果對此聽之任之、不聞不問,也是一種不孝的表現。因為父母的過錯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損失、傷害,作為子女,愛父母,就有勸導幫助父母的責任,而勸導幫助的關鍵是你的態度和方式、方法。因此,我們在勸諫時絕對不可板著面孔,一派指責的言語,好似在教訓父母一樣,這樣父母肯定是沒有辦法接受的。而應當見機行事,以虔敬的心、善巧的言語,或請適當的長者來幫忙,這樣效果才更好,也會使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更加融洽、家庭更加和睦。為人父母者,我們讀到這一條,也更應該警誡、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及不良的習慣,如果有,就要及時把它改正過來,這樣才能做好榜樣讓子女效法。
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
【解】如果父母不聽規勸,要耐心等待,一有適當時機,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,再繼續勸導。如果父母仍固執不聽,甚至生氣,此時我們雖然難過得痛哭流涕,也要懇求父母改過。因為,有孝心的人是不忍心陷父母於不義的。縱然遭到責打,我們也無怨無悔,不能使父母一錯再錯、鑄成大錯。
不論我們規勸誰,都要建立在對方對我們有很深信任的基礎上,而這個信任絕對不是憑空而來的,你必須要在長期的相處中,時時觀察對方的需要,然後真心地去關懷與付出,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。進而再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規勸,才會有效果。
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
【解】父母親生病時,子女應當盡心盡力地照顧,古人熬制中藥,在給父母服用之前都會先嘗一下,看看溫度涼熱是否適宜。晝夜侍奉在父母的床前,這是一種孝心的流露。
想一想當子女生病時,做父母的恨不得自己去替孩子生病,那心血的付出是世上少有的。如今父母生病了,最需要自己的子女在身邊陪伴照顧起居,我們豈能因為工作太忙或沒有時間,就放棄這種盡孝的機會呢? 所謂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”,故行孝當及時,錯過機會,將是終身的遺憾!等父母過世後,才想到要奉養父母,那時就悔之晚矣!孝親不是難事,只要我們肯承擔,只要我們真正生起對父母的報恩之心,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。
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
【解】當父母親不幸去世,守孝期間(古禮三年),要常常追思、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,因而經常悲傷哭泣。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,不能貪圖享受,應該戒絕酒肉。
一個孝子他很難接受父母離去的現實,自然而然就會有這樣的情緒:當想到父母一把屎一把尿,用盡心力,累到耳聾眼花,牙也掉了,腿疼腰彎,行動不便,一生辛苦地把我們培育成人;想到父母待我之慈愛真心,而自己尚未報父母之恩於萬一;想到以往跟父母在一起的種種情形,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。這種感懷之情,是一個孝子發自內心自然做出來的。父母都離去了,他還會吃好的、穿好的、用好的,去花天酒地嗎?不可能的,自然而然對那些揮霍、酒肉就不想。這都是對父母一種哀悼的表現。
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
【解】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,不可草率馬虎,也不要為了面子鋪張浪費,才是真孝順。祭拜時應誠心誠意,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,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。《論語》雲:“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”中國古禮特重葬禮,而重視喪葬之根本目的是在教化活人,以此來培養人們的道德品性和反哺報恩的觀念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很容易夾雜勢利的因素而不純粹,唯有對死者,沒有欲望,只有真情。現在當然可以改革葬禮儀式,不必厚葬,但一定要有對父母的真情,切不可流於形式。
父母過世以後,每年要定期(父母的祭日、清明節、冬至節)祭祀父母、祭祀祖先,這是一種緬懷父母祖先恩德的活動。父母在生的時候,我們要愛敬自己的父母,父母不在了,我們對父母的那種懷念,也是一生不改啊!特別是要更加努力地來做人、行義,不可以做出虧欠父母、讓父母蒙羞的事情,要對得起父母的在天之靈,這也是對父母盡孝啊!
人生在世,父母與我們最親,給我們的恩情也最重。所以,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對得起自己的父母。努力學習侍奉父母的禮節,把孝養父母當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業,用心努力來完成,做到仰不愧於天、俯不怍於地,心胸坦蕩地立足於天地之間。千萬不要上演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”的人生悲劇,這種心痛一定會纏繞我們一生……使我們的內心經常會在自責與後悔的陰影下痛苦地煎熬著,無法得到安寧。切記,切記!如果生前不盡心奉養,讓父母寒心而去,死的時候花一大把錢,那就是太顛倒了,這是大不孝啊!
所以,我們要把孝深深地根植於我們的心中,尊重、感恩、頂禮我們的父母,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,僅此一恩已經足矣,更不用說難以報答的養育之恩。莫論父母的是是非非、恩恩怨怨,他們也是人,豈能事事明理、處處正確?無論如何,當他們老了,糊塗了,脾氣古怪了,不通情理了,我們要把他們當孩子疼、當孩子愛。原諒寬容每一位天下的老人,珍惜老人的好心情,哪個不是我們的白發親人,我們哪個不會變成別人的白發親人?
《孝經》雲:“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”孝到了終極,是要立身行道啊!要讓父母成為聖賢人的父母,這是大孝啊!大孝的人,要以身濟世,救濟這個世間,正如古人所講的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”。
◎出則悌
【解】這一篇說的是家中兄弟相處之道以及與長輩在一起的規矩,教導孩子對待長輩要有恭順的態度和行為,要懂得尊重別人。當我們在家裡已經養成了對父母、師長、兄弟的一種恭敬承順的態度後,長大踏入社會,自然對上司、長輩及一切人也都有一種恭敬的存心,表現在外面就是以禮待人。我們要知道,很多為人處事的行為,確確實實是在家裡養成的,所以為什麼說家教如此重要!一個懂禮貌的人,他走到哪裡都能贏得眾人的喜歡、獲得貴人的幫助。相反,假如沒有禮貌,他不只不會遇到貴人、不會有很多助力,在言語、行為當中還會形成很多的阻力。他自己還會覺得莫名其妙,他們怎麼都看我不順眼,搞不清楚問題到底發生在哪裡。所以,為人父母者果真為你的孩子前途著想,一定要慎重思考,在他成長的過程中,到底是考試分數重要還是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態度重要?既然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遇到貴人、事業有成,那麼從小就要重視這些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重要的德行教育,這才是他人生幸福美滿的根源!不然,等孩子長大以後習慣成自然,就很難改變了,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當務之急!
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
【解】 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妹,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,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處而減少衝突。兄弟姐妹能和睦相處、互相尊重,父母自然歡喜,孝道就在其中了。
兄弟姐妹同為父母所生,情同手足,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故能盡悌道也就是盡孝道。現在常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些悲哀的現像,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好幾個兒女養大,到父母老了需要兒女照顧時,誰都不願意承擔贍養的義務。父母過世後,兒女之間又為了互相爭奪財產,告上了法庭,甚至兄弟姐妹變成了仇人,全把父母的教誨忘在腦後。這是大不孝啊!想想父母在世時為我們操勞一生,走後在天之靈都無法得到安息,這是多麼令父母操心、悲傷、蒙羞的事情啊!
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
【解】 與人相處,不斤斤計較財物,怨恨就無從生起。講話要謹慎,不要說過激、太過傷人的話語,給對方一分尊重,不要逼人太甚,這樣自然就不會刺痛對方而產生怨恨。
言語在孔門四科裡面排在第二位,這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。俗話說:“忍一時風平浪靜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”能忍讓,就能化干戈怒氣於無形之中。其實,在忍當中不但能擴寬自己的心量,也會喚醒對方的慚愧之心。因為,畢竟當人在發脾氣的時候,往往都是比較情緒化,等他冷靜下來,就會覺得自己理虧。所以,這一忍,忍出了自己的德行,也忍出了對方的慚愧,而且更保持了彼此的關系,何樂而不為呢?
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
【解】不論用餐、就座或行走,都應該謙虛禮讓、長幼有序,讓年長者優先,年幼者在後。
現在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,他們很多已經成為家中的小皇帝、小公主,幾代人圍著一個孩子轉,有什麼好吃的、好用的,總是首先想著孩子。這樣長期下去,就增長了他自私自利的心性,以致小孩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,不知道要禮讓長輩,認為自己是老大,使孩子養成了壞的習慣。很難想像,一個自私自利、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的人,怎麼可能會為別人著想,將來怎麼可能得到大家的尊重而獲得真正的幸福成功呢?所以,不要因為大人的寵愛,而忽略了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禮讓的美德。
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
【解】長輩有事呼喚人,應代為傳喚。如果那個人不在,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?可以幫忙的就幫忙,不能幫忙則代為轉告。
這是告訴我們,時時要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。當我們知道處處尊重長輩,常常有服務於長輩的心,長輩交代我們的事一定是立即去做,而且會把做完的情形向長輩報告,讓長輩放心。當別人交代給我們的工作都能從頭至尾做好,有始有終,這樣我們走到哪裡都會受到歡迎,別人看我們也順眼,自然也就能得到長輩的垂愛和提攜。其實,當一個孩子在落實這些禮儀的時候,他的耐性、沉著也就逐漸地培養出來了。
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
【解】稱呼長輩,不可以直呼姓名,這是對長輩的一種尊重。在長輩面前,要謙虛有禮,不要表現出自己很有才能,藐視長輩。
晚輩直呼長輩的名字是不禮貌、沒有教養的表現,因此要在稱呼上從小就樹立孩子長幼、尊卑的態度,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謙虛的心態。如果孩子目無尊長、愛好表現,長輩就不願意教他們了。古人很重視韜光養晦,一個人即使有才華,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中故意賣弄,這是相當危險的。因為鋒芒太露了很容易遭人嫉妒,這對將來的前途以及立身處世都有負面的影響。真正有德有才之人,久而久之自然能獲得大家的敬佩、愛戴,何必用表現自己來證明自己的才華呢?
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
【解】路上遇見長輩,應快步向前問好。長輩沒有事時,即恭敬退後站立一旁,等待長輩離去。
如果見到長輩,還慢吞吞、大搖大擺地走上去,這種形像就已經充滿了傲慢。文明禮貌看起來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,實際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修養,體現出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。人與人之間互相觀察和了解,一般都是從禮儀開始的,一個舉止優雅、彬彬有禮的人,更容易交到好的朋友、找到好的工作,所以禮貌就是一張金名片。而父母良好的行為舉止是對孩子最生動、最有效的禮貌教育,試想一個滿口髒話的家長,想要自己的孩子有禮貌也是不大可能的。因此,家長應嚴格要求自己,給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。
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
【解】古禮:不論騎馬或乘車,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。長輩離開以後,應該站在原地,目送長輩離開百步之遙,我們才可以離開。
這都是體現出一種對長輩的恭敬之心。禮節作為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一種規定,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所保持的最優美的距離,這種自然的秩序如果我們遵守的話,相處起來就感覺非常舒服、和諧,不會覺得唐突。假如這個禮你覺得繁瑣,要把它廢除掉,往往就會產生很多的不愉快跟誤會。要知道正是這些繁瑣的禮節,才能培養出一個人的耐心、細心、恭敬之心。這樣久久養成習慣之後,這個人自然就有一種雍容大度之氣,即使是在事情很忙亂的時候,他的禮節都分寸不亂,這才是真正大德之人。
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
【解】長輩如果站著,我們絕對不可以坐,因為這是非常無禮的。即使是長輩不坐,我們也不能坐。當長輩坐下來了,吩咐我們也一起坐時,我們才可以坐下來。如果長輩沒讓我們坐,那我們就要侍奉在長輩旁邊,服務於長輩。
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交禮節。我們參加聚會時,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,譬如說有家長帶孩子來時,一群孩子遇到一起,如果小孩沒有受到約束,往往就會在屋子裡毫無顧忌地東跑西跑、大聲喊叫,非常沒有禮貌,給人的感覺是很沒有家教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?就是從小父母沒有教過他這些應對進退的基本禮節。
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
【解】在長輩面前講話,聲音要柔和適中,但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楚,也是不恰當的,和顏悅色、柔和清楚最好。
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。在長輩面前講話,聲音太大、很刺耳,講起話來還滔滔不絕,旁邊坐的長輩心裡一定會覺得很難受、不舒服。所以,從小我們就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,在長輩面前言談舉止要落落大方,要有一種柔和的氣質。家裡如果有長輩來,我們一定要讓子女出來跟他問候,並注意在旁邊觀察他的禮貌、應對情形。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不妥的地方,當下就要指導他應該如何做才是最好的。
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
【解】有事要到長輩面前,應快步向前,等到告退時,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。當長輩問話時,應當專注聆聽,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、左顧右盼。
孩子對人講話時眼睛不專注,代表他的心沒有恭敬,心不在焉,很浮躁。現在孩子為什麼這麼焦躁?就是太缺乏禮節的教育,久而久之我行我素慣了。所以這些小細節,都需要我們為人長者好好用耐性去教導,慢慢讓他能循規蹈矩,處處替人著想。假如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,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願意幫助你、喜歡你。
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
【解】對待叔叔、伯伯等尊長,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,對待同族兄長(堂兄姊、表兄姊),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。
我們回想一下,這些長輩在我們小時候不知曾經抱過我們多少次,在心裡祝福我們健康成長,對我們有很多的提攜、關懷,這一份情我們要時時存在心裡。當他們有需要的時候,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幫忙,俗話說,“受人點滴”要“湧泉相報”。我們再把這種心擴展到社會,對待任何人的父母、兄弟姐妹也都要關心、愛護。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態度,心胸就會非常開闊,量大福也就大,人生才會充滿快樂。
有人認為現代社會很多獨生子女,故不需有悌道,這種看法是狹隘的、短淺的。“兄弟”一倫也叫“長幼”,孩子長大成人進入社會,知有前輩晚輩,有年長於己而有才德者即視之如兄,就是悌道。晚輩能虛心向學,前輩能教而無倦,人類文化方能傳承不絕,故曰:“四海之內皆兄弟也。”
◎謹
【解】所謂“謹”,就是一種生活態度,我們做人要謹慎小心才不至於犯錯誤。“謹”這部分的教誨可以培養一個人三方面的能力:第一是自制力,第二是獨立生活的能力,第三是做事的能力。現在孩子大部分都缺乏這三方面的能力,也就是《論語》中所說的“灑掃、應對、進退”這種生活規範教育。可不要小看這六個字,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,這是中國文化教育一貫的傳統。現在孩子大部分都是嬌生慣養,從小就飯來張口、衣來伸手,家長都不肯讓小孩去吃苦。這樣就連最基本的灑掃庭除都不會,試想今後他們將如何面對生活呢?要知道“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”,一個孩子有責任心,他才能有所擔當。所以,如果愛你的孩子,一定要讓他們多承擔一些家務。所謂“習勞知感恩”,只有通過親身實踐,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辛勞、人生的艱苦,才會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。這樣他們自然也就養成了忍讓、克己、吃苦耐勞和善解人意的品格,培養出了堅強的意志力,長大以後才能經受住人生的艱難困苦,才能在逆境中奮起,才能挑重擔、成大器。
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
【解】 為人子應早起,把握光陰及時努力,若經常晚睡甚至熬夜,不但對身體健康不好,也影響白天正常的作息。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,不要等到年紀老了,才悔恨自己浪費了寶貴的青春時光。
王陽明先生說:“志不立,無以成事。”一個人沒有立志,這一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。所以要珍惜時間,首先要先立定人生的志向。人生很短暫,我們利用這個短暫的生命,要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,要對得起兄弟姐妹的關照,要對得起成長過程中諸多長者的提攜,要對得起國家對我們的諸多照顧。所以,當一個人念念都是念著這些恩德,想著要去完成他人生的本分、使命,他一定是盡心盡力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,進一步去奉獻社會,沒有人去推他,他也會快步向前。
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
【解】 早晨起床後,務必洗臉、刷牙、漱口,使精神清爽,有一個好的開始。大小便後,一定要洗手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才能確保身體健康。
人與人每天彼此間的交談很多,假如你不刷牙又有口臭,那別人還沒跟你交往,就已經對你有所輕視、排斥而不願意靠近你了。所以,當別人有意躲著我們時,先不要責怪別人,要先反觀自照,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這些禮節當中有所缺失,才造成別人對我們的反感。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是件平凡而細致的工作,良好習慣和正確認識的養成,離不開日常具體事務中對其行為的約束和訓練,都不是靠短時間內的說教便能奏效的,因此要持之以恆、堅持一貫地要求,通過不斷地訓練和鞏固,使之習慣成自然。
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
【解】要注重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,帽子要戴端正,衣服拉鎖、扣子要扣好,襪子穿平整,鞋帶應系緊,否則容易被絆倒。注重生活細節,不僅有助於形成自身的威儀,還能逐漸養成做事嚴謹的習慣。
一個人的穿戴表示了他的身份和地位,展示出他的氣質和修養,反映了他的愛好和追求。穿戴整潔、優美、高雅還是髒污、醜陋、庸俗,可不是一件小事情,一個人的儀容儀表不僅關系自身的形像,有時還關系到工作前途,同時也關系到對他人的尊重。很多大學生去應聘時,穿著邋遢不修邊幅,隨隨便便,看起來很沒有精神,這樣常常不會被錄取。縱使有好的才華,假如衣著不當,很可能就已經把這個機會擋在門外了。所以不能忽視孩子的儀表,它對孩子的心理變化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。
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
【解】回家後脫下來的衣、帽、鞋、襪都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,以免弄皺弄髒,要找的時候又要找半天。
當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,生活就會有條不紊,做起事來就能夠循規蹈矩。我們從生活起居裡面,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修養品德,這些素質要從小就開始培養,就在整理房間、衣物的時候,培養這顆恭敬、謹慎之心。雖然這些物品沒有生命,但是你善待它,它也會用得愈久,所謂“愛人者人恆愛之,愛物者物恆愛之”。所以我們希望這一生能成功,現在就要把這些根基打好,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,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成功的一半。
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
【解】穿衣服須注重整潔,不必講究昂貴、名牌、華麗。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,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,才是持家之道。不要為了面子,更不要讓虛榮心做主,無謂的開銷就是浪費。
愛美之心,人皆有之,服飾之美在於內在氣質與外在形式的和諧統一。如果只追求外表光鮮靚麗,忽視內在修養,不僅浪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,時間久了,也會因金玉其外、敗絮其中而失去真正的美麗。況且一味追求名牌或奇裝異服,強迫家長購買力所不能及的服裝,這樣不僅有損自己的形像,更是增加了父母的經濟負擔。父母養育我們已夠辛苦,懂事的孩子只盼自己能早一天為父母分憂解難,怎麼能忍心再給父母添煩惱呢?其實穿衣服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暖、遮羞,可是我們在買的過程當中,已經忘記了它本來的目的,反而沾上了虛榮的習性,仔細想一想實在是不應該呀!
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
【解】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肉,不要挑食,不可以偏食,三餐常吃八分飽,避免過量,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,危害健康。
一個人真正活得怎麼樣、生命的質量如何,都與生活有沒有常態緊密聯系,暴飲暴食、夜不睡、晨不起,這都是生活沒有規律的表現。老子說:“聖人為腹不為目。”飲食是為了吃飽肚子,而不是為了滿足口目。當今社會的文明病,例如:癌症、糖尿病……等等,很多都是因為營養過剩與營養失衡所造成,要注意那些過分加工和太精致的食品,大都含有化學添加物,有害健康,不宜食用。
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
【解】飲酒有害健康,要守法,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飲酒,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。試看醉漢瘋言瘋語,醜態畢露,最容易表現出不當的言行,惹出多少是非?
酒後無德、酒後亂性,人在這種不清醒的狀態下,會說錯話、做錯事,往往做出很多喪失理智的事情,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,所以從小就不要飲酒。這個酒也包括所有讓我們沉迷的東西,像現在流行的游戲機、電腦游戲、賭博、酒吧、KTV,還包括更不好的抽煙、吸毒等,這些東西讓人玩物喪志、沉迷不醒,要堅決把它戒除,一旦養成,後果不堪設想。
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
【解】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,要穩重大方、不慌不忙、不急不緩。站立時要端正、有站相,須抬頭挺胸、精神飽滿,不可以彎腰駝背、垂頭喪氣,所謂“ 立如松, 行如風, 坐如鐘,臥如弓”。問候他人時,不論鞠躬或拱手作揖都要真誠恭敬,不能敷衍了事。
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是他修養和素質的具體反映。走路穩重,站立端正,說明他具有沉穩、正直、不慌亂、不毛躁的性格;行禮時恭敬、謙和,說明他從內心深處尊重對方,使受禮者感到被尊敬,產生好感,很容易形成融洽和諧的氣氛,所以不能輕視這些行為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講:“大都吉之兆,萌乎心而動乎四體。其過於厚者常獲福,過於薄者常近禍。”這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吉凶禍福,通過這些身體的禮節、行為就可以預測他的將來如何。如果一個人的行為非常恭敬、厚道,那麼他必定有福報;如果是輕薄、傲慢、懶散,那麼這種人必定會招惹禍患的。
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
【解】進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,站立時身體不要歪倒斜靠在牆邊,這樣看起來很不莊重。坐的時候不可以兩條腿岔開像畚箕一樣,更不可以養成抖腳的壞習慣。有些人一坐下來腿就拼命地搖,這些都是心很浮躁、不安定、輕浮、傲慢、非常不雅觀的舉動。
俗話說:“男抖窮,女抖賤。”做父母的看到子女有這些不好的舉動要特別注意,一定要從小予以糾正,不然等他習慣養成,長大以後就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,人家看你一副輕浮的樣子,一定得不到別人的喜歡和尊重。所謂“教兒教女先教己”,做父母的更應該首先以身作則,去除這些壞毛病。
問候他人時,不論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誠恭敬,不能敷衍了事。進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,站立時身體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,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,腿更不可以抖動,這些都是很輕浮、傲慢的舉動,有失君子風範。
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
【解】在古代房門口都會有布簾或竹簾,就等於我們現在的門一樣,這是教我們開關門時,動作要輕,太大聲有時會嚇到人,而且我們的動作如果太大,有時簾子或門會打到後面的人。在走路轉彎時,要與物品的棱角保持較寬的距離,除了避免使自己受傷外,也不會把東西弄亂或弄壞。
這是告訴我們,做任何事情動作都要細膩、輕柔,不可以很粗魯,要緩緩地做,不能夠急躁,急於求成往往容易敗事。特別是大事當前,更要心裡安定,這樣考慮問題就能夠周詳,做事就容易成功。一個人是否有學問,在哪裡看?我們說替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,替人著想可不是用嘴巴說的,而是要點點滴滴落實在生活之中。我們除了走路聲、關門聲不可以太大外,假如你吃飯的時候很大聲,同樣也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。所以我們要處處提醒自己,所作所為是否考慮到了他人的感受,要懂得在日常生活這些小事上,鍛煉我們的大氣質。
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
【解】拿東西時要注意,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,也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,以防跌倒或打破。進入無人的房間,也要像有人在一樣,不可以隨便。
這種專注的精神、細心的行為從小就要養成。這句話用在求學、工作中也非常適用,事情沒來的時候,對待自己要謹慎,防範過失的發生,真正有事情來了,你就有一種豁然大度的那種風度出來。崇高的節義、真實的道德學問,都是從暗室屋漏中來,我們要教導子女在沒人看到的地方更要懂得尊敬別人、謹慎自己的內心,不要隨便碰別人的東西,不要起偷盜之心及不應該起的念頭,因為這些都是很不尊重別人的態度,所以“慎獨”非常重要。
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
【解】做事不要急急忙忙、慌慌張張,因為忙中容易出錯,做事情不要急於求成,要穩穩當當、按部就班地進行。遇到該辦的事情不要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,也不可以草率、隨便應付了事。
《大學》裡面講:“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。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”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在處事接物當中要懂得先後順序,要看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,哪些事要現在做,哪些事可以暫緩一步做,哪些事並不必要去做。所以臨事從容不迫,真正能夠懂得事情的輕重緩急、先後順序,那麼這就是一個成功的人。當我們人生面臨挫折、逆境、挑戰時,要把它當成是一種鍛煉,要有“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”的這種意識,在此境緣當中磨練我們的耐心、毅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。所以我們要感謝挑戰、感謝逆境,堅信只要不怕困難,通過努力,一定能成功。
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
【解】凡是容易發生爭吵打鬥不健康的場所,如賭博、色情、網咖等是非之地,要勇於拒絕,不要接近,以免受到不良的影響。一些邪惡下流、荒誕不經的事也要謝絕,不聽、不看,不要好奇地去追問,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。孔夫子說: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”就是此意。
人到不好的環境去,交到不好的朋友,根源還是在於善惡不明。假如從小就能把孩子德行的根基扎穩,善惡分明,當他接觸到不善的人和環境,自然就會敬而遠之。因為他心中那把做人的尺度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先入為主。所以,一定要在還沒有養成、染上這些惡習的時候就要制止,這樣人生後段才能夠高枕無憂。
將入門 問孰存 將上堂 聲必揚
【解】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:“有人在嗎?”進入辦公室或客廳之前,應先提高聲音,讓裡面的人知道有人要進來了,這個除了顯示行為光明正大外,也是避免嚇到別人。
不管你到什麼樣的房間,不論裡面有沒有人,都要養成先敲門的習慣,這是對人的尊重。假如我們問都不問,一下子貿然闖入,這就是對主人的不恭敬了。屋子裡如果沒人,絕對不能進去,假如人家剛好丟東西,你就百口莫辯了。所以,人一生要很注重自己的名節、信譽,不要因為自己的不謹慎而招惹沒必要的麻煩。這些都是基本的禮節。
人問誰 對以名 吾與我 不分明
【解】現代家庭都有門鈴,我們按了門鈴,對方拿起聽筒一定會問:“你是誰?”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報出自己的姓名並表明來意,而不是說:“我!我!”讓人無法分辨“我”是誰?
如果只回答“是我”,這種回答等於沒說。我們以為對方一定記得我們、認出我們的聲音,結果對方有可能根本搞不清楚你究竟是誰,反而弄得雙方都很尷尬,這樣就很失禮。另外,我們按門鈴時不要拼命一直按,按了以後要稍微停二十秒左右,再按第二下,要給屋裡人走到門口開門的時間。當這些細微之處你都能時時替對方著想,就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像,覺得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。
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
【解】當我們要用別人的東西時,一定要先經過主人的同意。如果事先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就擅自動用,這種行為就叫作偷盜。
如果我們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來用,當主人找不到時就會生煩惱,很多的爭執、衝突就是因為這些小節沒注意到而引起的。還有一些人出於好奇心,經常去翻別人的抽屜、櫃子等,看看有些什麼東西,這種行為一旦讓人知道,將來別人丟東西了,第一個就會想到你。所以,不該我們拿的或用的,連動都不要動,以免招惹沒必要的嫌疑,給自己帶來沒必要的麻煩,我們不要因為這些小事而虧欠了德行。
借人物 及時還 後有急 借不難
【解】借用他人的物品,要愛惜使用並准時歸還。這樣以後若有急用,再借就不難了。(諺雲:“好借好還,再借不難。”)
要借別人的東西,即使是近的親人,都要當面向他講清理由, 有禮貌地提出請求,如果人家拒絕了,要理解人家。當人家借給我們之後要心存感恩,因為這是人家在幫助你。說好了什麼時候歸還,一定要及時歸還而且要答謝,這是講信用、有禮貌的表現。假如不准時歸還,就太沒有道義了。所以,當我們確定哪個時間要還時,一定要寫在日歷或記事本上,以免忘記。使用別人東西時要比對自己的東西還要愛惜,做到完璧歸趙,這樣人家才會信任你。萬一有損壞,要向人家說明,主動提出賠償。當你每次借人家的東西都這麼謹慎時,往後借再多的東西,人家也會很歡喜地把東西借給你了。
有人說現代社會要敢想敢干,謹慎已經過時了,此種看法非常淺薄。做事既要有膽略,也要有謹慎,缺一不可,所謂膽大而心細,做人講道德,更要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在細微處下手。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常變,而人性千古不變,古人“謹”字的訓導,永不過時。
◎信
【解】“信”是會意字,代表人言,也就是說話要算數,說到做到。孔老夫子說:“人無信不立。”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,很難在社會上立足。當人人對你說的話、辦的事都產生懷疑時,你就無法在社會、人群當中立足。因為社會是一個團體生活,假如大家都不信任你,就會離你而去,你就很難發展。所以,信用跟一個人的生命同等重要。因此,說話、做事都要以誠信為原則。特別是在生意場上,做生意最關鍵的就是信用,真正把誠信做到了,大家跟你合作會很歡喜,都會很願意幫你,你的事業必定成功。所以,誠信的人可以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。
“信”引申來講還包括信念的意思,一個人、一個團體、一個國家都要有信念,就是我們講的志向。如果人沒有了信念、沒有了志向,人生也就沒有了方向、目標,哪怕是吃的飽、穿的暖,奢華享受,那叫作混日子,說句不好聽的話,一天到晚是“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”。孟子說:“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。”那樣的生活,是禽獸生,不是人生,人與禽獸的區別是在道德上。所以人要立志,立志做什麼呢?立志做聖賢。聖賢人的生活一定幸福、聖賢人的事業一定成功。學習《弟子規》我們也要有一個正確的信念,要學做聖賢,那麼幸福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。
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
【解】開口說話,誠信為先,對自己講出來的話絕對要放在心上去實踐、去履行。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,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,至於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。
言語行為當中能守信,就已經奠定了一個人今後在社會上好的發展基礎。假如我們不守信,還要找一些借口,來掩飾自己的失信,那你的名聲就會愈來愈差。假如有特殊原因讓你實在無法實現諾言,這時我們就要坦誠布公,當他真正了解你的情況、了解你的誠意後,他也會退一步。但是你如果繼續掩蓋,他就會愈來愈憤怒,到時候就很難收拾了。所以,與別人的信諾絕不可以拖延,愈拖愈難解決。
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
【解】話說多了,大部分都是廢話,不如少講幾句,避免過失。說話要恰到好處,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,不著邊際、沒有根據的謊話,終有被識破的時候。
所謂“言多必失”,如果你滔滔不絕,很多話還沒有思考清楚就說出去了,結果就收不回來了。諺雲:“是非只為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。”人與人接觸會有是非產生,就是因為話多,所以處事要少言、慎行。在講話之前,我們首先要想一想,講這句話自己能不能夠做到、能不能夠對這個話負責。如果我們說的話能夠做到、能夠負起責任,這才能夠說,如果說了話之後不能負責任,我們在他人心目中的信用就會慢慢地減少了。
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
【解】奸詐取巧的語言、下流肮髒的話以及街頭無賴粗俗的口氣,都要避免,不去沾染。如果已經被污染,就要下定決心切實戒除掉。
說話時要戒掉一些不良的語言,言談如果能夠非常文雅,無形當中都會提升一個人的氣質修養。當我們內心充滿了對聖賢人的憧憬、向往,立志要成聖成賢的時候,我們的言語、行為自然就會效仿聖賢人的存心。凡是聖賢人不說不做的事情,我們絕對也不說不做。久而久之,自己那種聖賢的風範就會慢慢表露出來了,人們看到一定也會很敬重你。
見未真 勿輕言 知未的 勿輕傳
【解】任何事情在沒有看到真相之前,不要輕易發表意見,對事情了解得不夠清楚明白時,不可以任意傳播,以免造成不良後果。
即使你看到的是事情真相,也不要輕易地講出來,因為與人相處會有糾紛及不愉快的事情發生,追根究底都是從口舌是非開始的,所以我們在講話之前一定要想一想,這句話講了之後它有沒有後遺症?會不會破壞別人的聲譽?它到底有沒有利害關系?會不會破壞整個團體的和諧?千萬不可以看到什麼就講什麼。有些人隨便聽到一句閑話,再加上自己的妄想,就可以編出一件新聞。這種無根的謠言,常常惹出許多的是非,傳出去後很容易跟人結怨,把自己的德行也敗壞了。所謂“謠言止於智者”,我們不要被謠言所利用,聰明人碰到這些是是非非的事情,絕對不會跟著傳,因為智者的心在道上,對於那些風吹草動、流言蜚語,通通都能夠置之不理。
事非宜 勿輕諾 苟輕諾 進退錯
【解】不合義理的事,不要輕易答應。如果意氣用事、輕率表態,事到臨頭才發現不合理,做也不是,不做也不是,那就太被動了。
面對一件事情,首先要看應不應該做,如果是不符合道義甚至是非法的,那就絕對不可以答應。假如我們輕易承諾以後就會進退兩難,不做就是沒有信用,做了又違背良心道德,這樣會讓自己陷入煩惱之中而無法解脫。因為有時我們與人方便,別人卻變成了隨便,所以在答應之前一定要詳細查看內容是什麼,不要先答應之後再後悔,那就來不及了。古人講:“一言可以興邦,一言可以喪邦。”如果我們講話不謹慎而又事關重大,很可能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,尤其是在高位的領導人更要慎重。
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
【解】我們講話吐字要清楚而有力,緩緩道來,要講的很舒暢、放松。說話不可以太急,每個字都要吐的清清楚楚、不模糊,聽的人也就聽得很清楚、很舒服,這也避免了讓人會錯意而造成沒必要的誤會。
如果別人講話太快,你又沒聽清楚,正好又是要處理的事情,這時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,不管是誰交代我們事情,到最後都要再給他復述一遍,這樣才會萬無一失。不然你似懂非懂,到時候出了偏差,就不能怪別人講得太快,只能怪你沒把話聽清楚、聽明白。所以我們不要怕麻煩,一定要把講話內容確認清楚,不可馬虎大意。
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
【解】遇到他人來說是非好壞時,聽聽就算了,要有智慧判斷,不要受影響,不要介入是非。如果與己無關,就不要多管閑事。(來說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)
多管閑事會讓自己增加很多煩惱,還會引來不愉快,跟人結怨。諺雲:“利刃割體痕易合,惡語傷人恨難消。”講人的是非、隱私,這個對人的傷害比利刃傷人更嚴重,引起的怨恨也更大,到時候你再怎麼說對不起,也不見得能回到原來的那種關系了。所以古德說:“莫說他人短與長,說來說去自遭殃,若能閉口深藏舌,便是修行第一方。”勸導我們不說是非長短,要修養自己的厚德。
見人善 即思齊 縱去遠 以漸躋
【解】見到人家的優點,我們要馬上見賢思齊,向人學習。即使跟他差距很遠,我們也要慢慢努力地去追趕,希望有朝一日能跟他看齊,這是一種好學的精神。
古人云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”看待事物和與他人相處,我們如果都能多看別人的長處,不但和自己相處的人愉悅歡喜,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。因為每個人在某個方面肯定都會有比我們做得好的地方,如果我們能帶著謙卑的心去尋找他人的閃光點,那麼即使和有很多缺點的人相處,也能從他人身上受益。與此相反,如果我們帶著傲慢的心,仗恃自己的一點學識、觀點,用評判和挑釁的眼光來看待周遭的一切,那麼即使是聖賢大德的教誨,我們也能找到一些“疏漏”和“失誤”,最終也無法受益。
見人惡 即內省 有則改 無加警
【解】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的行為,要先反觀自己有沒有犯同樣的錯。假如有,要趕快修正,假如沒有,要警惕自己將來不要犯。(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)
人生百態猶如一面鏡子,見人過失易,不責人過失難,雖然鏡子裡的一切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智者可以借之反思警戒,而愚者卻入中看戲而沉迷不悟!重要的是自己有無反省的功夫。一個人如果能處處看到自己的本分,他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指責別人的不是上了。如果把別人的缺點、過失放在心上,那等於是把自己的心當成了垃圾桶,這樣做是最傻的。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,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,要讓孩子明白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的道理。
唯德學 唯才藝 不如人 當自礪
【解】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、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,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,應當自我惕厲,奮發圖強,努力趕上。
《中庸》上講:“好學近乎智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”一個人他真能對德學才藝努力踏實去學習,這叫近乎智慧了;學到之後,關鍵是要力行,如何把孔夫子的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做出來,把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落實到生活當中,對父母如何行孝,對社會如何盡忠,這叫力行,所以真正的仁,要有力行啊!知道自己有過失了,就叫知恥,知恥的人會勇猛改過,他必定是一步一步向著聖賢邁進。
若衣服 若飲食 不如人 勿生慼
【解】至於外表穿著或者飲食方面不如他人,心裡不必難過,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。物質上的這些享受夠用就好,知足才是真正的富。
如果一味追求物質享受,跟人攀比,看別人穿名牌、時尚的衣服也要去趕時髦,看別人開名車、買大的別墅,心裡又坐不住了,把大部分的時間、精力都花在逛街購物上,看到喜歡的款式就買,得到後很快又厭倦了。每天就這樣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,把人生短暫的時間、有限的精力、辛苦賺來的金錢都用在了這些奢侈、浪費、享受上,這樣子生活很累,煩惱痛苦都是自己找的啊!所謂“欲是深淵、欲不可縱”,假如讓自己的欲望無限制地膨脹下去,就會帶給你很大的痛苦,當你入不敷出的時候,想回頭都相當困難,因為“由儉入奢易、由奢入儉難”。所以明智的父母一定要防微杜漸,把孩子不健康的思想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,一切都要謹慎於開始。父母同時也要以身作則,為孩子樹立一個勤儉治家的好榜樣,這樣就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。當我們這樣去引導孩子,讓他懂得知足,他這一生才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,才不會崇尚虛華。
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
【解】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一副不高興的樣子,聽到別人稱贊自己就歡喜得不得了,很快那些說好聽話的、替你掩飾過失的、教你吃喝玩樂的損害你的朋友就會來接近你,讓你墮落,而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遠離你了,因為你根本聽不進去好話,何必跟你結怨呢?
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過失,因此這就需要善友的時時提醒。人一生中除了父母和老師以外,能有幾個可以真心批評、指正我們的人呢?真心批評、指正我們的人,那真的是我們的善友,沒有他們的批評、指正,我們還真的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,所以感恩都來不及,怎麼可以聞過之後發怒呢?古人將朋友也列為五倫之一,就是因為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共同實踐人生大道。曾子說:“君子以文會友,以友輔仁。”真正的朋友是以道義為准繩的,而不是以功利為紐帶的市道交。
聞譽恐 聞過欣 直諒士 漸相親
【解】聽到別人贊嘆我們,心中感到很惶恐,深怕別人言過其實,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好,應該要更加努力才對,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失,能夠感到很歡喜,那麼自然就有正直、誠實、講信用的益友跟我們走在一起了,這對我們的學業、事業、道業都有莫大的幫助啊!
要知道我們的才華、成就,絕不是個人能力所能達到的,都是父母長輩們養育、教育、指導、關懷以及眾人付出的結果。所以我們每一件事情的成就,首先要感謝他們,這樣我們才不會自視甚高,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,必定是一個有大的涵養和度量、善於聽取別人勸諫、歡喜改過的人。
無心非 名為錯 有心非 名為惡
【解】無心犯的過失,這種過失稱為錯。假如已經知道這件事是錯的,但是還要去做,那就是作惡。
“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”,聖賢之所以能成為聖賢,就是因為他能夠天天改過啊!我們過去沒有學習過聖賢教育,不懂得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,不知道怎麼做人,做了很多錯事,心裡很後悔,現在回頭重新來學習《弟子規》,發心做一個好人、做一個有德的君子乃至於要做聖賢。如果我們學了以後還是我行我素,明知做錯了也不肯改過,那我們就是惡人了。過去做了錯事還有個借口“沒學過”,現在沒有借口了,不能不改了!
過能改 歸於無 倘揜飾 增一辜
【解】知錯能改是勇者的行為,錯誤自然慢慢地減少消失。如果為了面子,死不認錯,還要替自己開脫、掩飾,那就是錯上加錯,反而又增加一項掩飾的罪過了。
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,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中得到進步和發展的。一個人改正錯誤到最後實際就是超越自己,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毅力,而要改錯首先是知錯、認識錯誤,還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,最後才是改正錯誤的毅力。知過能改,善莫大焉!有過失沒關系,能承認、能改過那就是好人。《菜根譚》上告訴我們:“彌天罪過,都當不得一個悔字。”天大的過失,只要能夠懺悔改過,他就有救,因為當善心生起的時候,過去的罪惡都煙消雲散了。如果我們不肯改,甚至還要為自己找借口來掩飾,那就會讓人家從此瞧不起你、不信任你,這就叫作自暴自棄、自甘墮落啊!所以對於改過要痛下決心,這樣人生才能走得坦坦蕩蕩。
◎汎愛眾
【解】“泛愛眾”就是以廣泛的愛心對待社會大眾。人類生活是以愛心為紐帶,沒有愛心,人類生活就太痛苦不堪了。這個愛心從哪裡來的?這個愛心就是孝心。孝道,正是培養愛心的第一步,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決不會真心愛他人,所以只有當孩子懂得了對父母盡孝道,他才能把這份愛心繼續向外延伸出來愛一切人。這樣由近及遠,使他的愛心和責任感日擴日大,進而推衍到愛護別人的父母和孩子,再繼續擴展到愛護一切萬物,包含動物、植物、礦物。因此,孝道決不是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自私,恰恰相反,是要最終養成孩子大公無私的品德。
現在很多人都是為了一己的目的在生活,他的人生追求和價值都是在為自己能夠考個好大學、找個好工作、賺錢多、有小車洋房等等,追求的都是個人相關的利益,只顧自己而遺忘了整個天下家國和芸芸眾生。這樣的心胸是不會有真正快樂的,因為他的快樂是建構在成敗得失之上的,有得失就會生憂喜,而真正的快樂是不以成敗榮辱、稱譏毀譽為原則的,那種樂是超乎於喜怒哀樂之上的樂。所謂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”,所以要想擁有真正的幸福快樂,就需要培養一點天下的精神,不是小我,而應該有一個大我,要能夠使自己的心與天地萬物同體。如果每一個人在為自己的時候都能夠兼顧到他人、兼顧到國家天下,那麼整個世界的和平、人類的共處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。
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
【解】只要是人,不分族群、人種、宗教信仰,皆須相親相愛。同是天地所生,應該不分你我、互助合作,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。
愛是用心去感受別人的需要。一個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離不開他人的辛勤勞動,大家彼此相互依存才構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。作為社會的一分子,我們應該心存感激,密切關注社會上的一切人和事,隨時准備伸出援助之手,關懷他人,幫助他人,以盡到作為社會成員的一份責任,如此人生才更有意義、更有價值。
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
【解】德行高尚的人,他自自然然就有很高的名望。人們所敬重的是他高尚的品行,而不是他的外表容貌是否出眾。
像孔子一生,他真正是力行仁道,將聖賢教誨向天下人來宣揚,所以他才有這麼大的名氣,成為萬世師表,為百姓所敬仰,這些都是因為他有真正的德行、學問。夫子有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的美德,他具備了人格的魅力,所以走到哪裡人們都要去親近他。要是一個人很傲慢、很孤傲或者脾氣暴躁,躲之唯恐不及,誰還敢去親近他呢?但是對溫和、謙敬、有禮貌、品德高尚的人,大家不自覺地就想和他親近,肯定都很喜歡他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如果你沒有真正的德行,人們不可能對你生起真正的敬仰之心,所以我們要懂得修養自己真實的道德學問。
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
【解】有才能的人,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,聲望自然不凡。人們之所以欣賞佩服,是因為他有真才實學,而不是因為他很會說大話。
這個“才”,必須要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。一個有德行的人,他所學的才華一定是從利益家庭、利益社會、利益大眾這個目的出發,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,他的才華一定會讓人覺悟、讓人受益,大家自然會對他很敬重、佩服。假如一個人有才無德,為了一己之利而忘記了道義,那就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。一個沒有優秀品質和素養的人,要想成才是很難的,即使日後學成,也不能成為“一個高尚的人,一個純粹的人,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,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”。所以真正的人才標准是“德才兼備”,而且必須是德為先、才為後。古人深知有才無德的人是小人,小人對社會的危害極大,只知才能而不知道德,故世局日亂。
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眥
【解】一個人有才能和本事,不要自私保守、舍不得付出,要時刻想著服務大眾、回報社會。看到別人有才華,應當學習欣賞贊嘆,而不是批評、嫉妒、毀謗,不要因為嫉妒而貶低別人。
嫉妒心強的人,看到別人才華高、名望大了,心裡不服,於是千方百計地來刁難他、侮辱他,這種行為一定會導致自己身敗名裂,最後是自食其果。一個真正有德有才之人,不會因為我們的嫉妒而使他的德行、才華降低,對他的傷害並不大,而對自己的傷害卻是非常地嚴重。所以看到別人有優秀的地方,我們應該懂得贊嘆,向他學習,為他高興,這叫隨喜。
勿諂富 勿驕貧 勿厭故 勿喜新
【解】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,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或者輕視他們。不要喜新厭舊,對於老朋友要珍惜,不要貪戀新朋友或新事物。
諺云:“貧賤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”夫妻兩人有緣走到一起,是多麼難得的緣分,在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中,彼此互相關懷、照顧,一同孝敬父母、教育子女,攜手走過多少的風風雨雨,又一起嘗過多少的酸甜苦辣,為這個家都逝去了青春年華。然而在共同經過患難之後,是否能夠共甘甜?當我們事業有成之時,如果還能對對方依然如故,不離不棄,彼此尊敬、愛護,同心同德,有情有義,那麼這才是夫妻之間的真情真愛。
人不閒 勿事攪 人不安 勿話擾
【解】別人很忙沒空時,不要去打擾他。當別人心情不好、身心欠安的時候,我們不要閑言碎語去干擾他,增加他的煩惱與不安。
與人相處,我們應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響到別人的正常生活與工作,這是一種做人的美德。如果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考慮問題,不能替對方著想,譬如說我們要找人幫忙(辦事或談話),不看對方是不是方便就貿然打擾,雖然對方往往礙於情面,不好意思跟你拒絕,但是在心裡已經對你形成很不好的印像了,在以後的相處中就會對你敬而遠之。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的生活點滴中學會察顏觀色,不等別人說,我們就要能看出他需要什麼、不需要什麼。縱使是再近的親人,進退之間,我們也要站在對方的感受上設想,這樣大家自然就可以相處得很融洽了。
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說
【解】別人的缺點、短處,不要去揭穿。別人有秘密不想讓人知道,我們就不要說出來。對於他人的隱私,切忌去張揚,否則很可能為我們自己招來災禍,這種缺德事是不可以做的。
每個人都有自尊,我們自己不想自尊、面子受到侮辱,那我們也不能夠這樣對待別人。如果把別人的短處、隱私揭露出來,這樣做就跟人家結怨了,自己也把德行敗壞了,傷和氣又傷厚道,有智慧的人怎麼會去干這種傻事呢?我們也不要把別人的短處放在心裡,把自己的心當成專裝別人短處的垃圾桶。把別人的那些垃圾、缺點全都裝在自己的心裡,這也是對不起自己啊!
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
【解】贊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,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贊之後,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,進一步把善行提升。
如果是其他人也同時聽到你的贊嘆,他們也會效法這個善人,所以對所有的人都是好事。因此,能夠常常稱贊他人的優點、長處、善行,這本身就是行善,這是對大眾的勉勵,希望大眾見賢思齊。現在有一部分人連什麼是善都不甚了解,更不要說去道人善了,主要原因就是近百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、聖賢教育被嚴重地破壞了,所以現在要恢復,如果能夠把傳統文化教育復興起來,這就是最大的善,叫善中之善。它能夠幫助人認識本善,修學恢復本善,這真是叫功德無量啊!
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
【解】到處宣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,這是最壞最惡的一件事,這是最大的過失。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,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。
古人講:“口為禍福之門。”常常講人家的過失、張揚人家惡事的這種行為,最開始可能是因為一念私心,要把別人貶低、打倒,久而久之習慣了,動不動就說人家的過失,可能說的時候就在談笑之間,自己都沒有覺察到是在造惡,就跟很多人結了怨,最後等別人報復的時候,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。所以古人以“靜坐常思己過,閑談莫論人非”來惕厲自己,實因口過之患、揚惡之害足以釀成滔天大禍,不可不慎!
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
【解】朋友之間要懂得互相規過勸善,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養。如果有錯不能互相規勸,那麼兩個人的品德都會有虧損。
規勸朋友,一定是在兩個人的時候,其他人在場絕對不能講,這是尊重對方,這樣朋友會感恩你,規勸的效果也比較好。因為我們規勸的目的是為了朋友改過、為朋友好,所以這個方式一定要注意。如果方法不對,可能就達不到規勸的效果,弄不好他不但不肯改,甚至還會起抵制、逆反的心理,而且可能會懷恨在心,這樣我們不就適得其反了嗎?所以跟人交往這些分寸、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,不可不慎重啊!
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
【解】財物的取得和給予,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,不可含糊。寧可多給別人,自己少拿一些,才能廣結善緣。
古人講:“登天難,求人更難。”所以最好不要向人索取、不要求人。所謂“人到無求品自高”,人的品格修養從哪裡來分辨呢?就是看他有沒有“求”的心。如果一個人真正能做到與人無爭、於世無求,這種人就得大自在了。真正的君子淡泊名利,他所求的是道,不是世間的功名富貴。君子憂道不憂貧,謀道不謀食,他所憂的是自己的道德學問不能夠增長、不能夠為社會奉獻、不能夠幫助社會推廣聖賢教育來達到安定和諧。所謂“無欲則剛”,他欲望少,因此他就剛強,不管是什麼樣的曲折、困難、誘惑自然攔不倒他,都不能夠阻礙他的志向。所以無求、無取的這種境界,是我們每一個學習聖賢教育的人都應該立志去證得的。
將加人 先問己 己不欲 即速已
【解】當我們要對人說話或讓人做事的時候,必須要先問問自己,別人如果這樣對我們,我們能接受嗎?喜歡嗎?如果我們不希望別人這樣對自己,那我們就不應該這樣對待別人。
這就是《論語》當中所說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”,這是待人之道,待人就要用這種原則。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、文化乃至聯合國都認同的一個原則,在世界上被稱為“黃金法則”:你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,你就不該怎樣對待別人;你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,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。如果你用這種存心去和你周圍的人相處,自然就能得到大家的歡迎。
恩欲報 怨欲忘 報怨短 報恩長
【解】受人恩惠要常常記在心裡,時時想著報答。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情,應該寬大為懷把它忘掉。如果不小心和人結了怨仇,應請求他人的諒解。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,過去就算了,耿耿於懷這是對不起自己、自己糟蹋自己,何苦來呢?至於別人對我們的恩德,要感恩在心、常記不忘、常思報答,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,我們的心情多舒服啊!
古人云:“受人滴水之恩,當以湧泉相報。”這一生有恩於我們的,不知凡幾,想想父母養育之恩、國家賦予我們安定之恩、師長教誨之恩、眾生努力生產之恩,這四種恩義,究竟我們感恩、回饋過多少呢?人與人相處難免會發生衝突,如果我們把別人的過失每天都放在心上,那可不好受,這樣長此以往下去,只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和病苦。常言道“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”,他也是沒有學過做人做事的道理,才會做出沒有道義的事情來,我們應該對他生起憐憫心和慈悲心,而當我們肯原諒別人的同時,其實也就是原諒了自己。
待婢僕 身貴端 雖貴端 慈而寬
【解】對待家中的婢女與僕人(現代社會包括下屬、下級在內),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、莊重,並且以身作則,不可輕浮隨便。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,但是仁慈寬厚更可貴。
這是講對待下屬之道。孔子說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。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這是說在上位的領導、長官自身做事正當,不用命令,底下的人自然會照做。可是如果自身做事不正當,即便你發號施令,下屬也是不會服從的。現代社會許多人推崇西方的管理思想,強調機制、信息、網絡化管理等,而不知管理最根本處在“人”,以人為本,能以德性來引導人,使其工作自動自發,就是最高級的管理方法。做領導的若能體會下屬之勞苦,常常勉勵關懷,必能得其忠心。領導與部屬的關系,應當建立在彼此信任與相互尊重的基礎上,惟有如此才能和睦共事,成就永續的事業。
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
【解】如果對待下屬是用權勢強逼來壓人,強迫對方屈服聽你的話,雖然對方表面上不敢反抗,心中難免口服心不服、不以為然,而惟有以理服人,才能讓人心悅誠服、沒有怨言。
人在擁有權勢之後,很容易迷失方向,沉淪威權中仗恃優越,渾渾噩噩不知努力而虛度此生!如果對待下屬再太過刻薄,他們就會陽奉陰違,暗地裡給你捅紕漏,這就得不償失。當知權勢用之不當足以造作無邊罪業,可不慎乎!以勢服人非真服,以理服人方無言。要讓大眾都服你,你就要有公理、有道義存在,這樣彼此之間才沒有言語的紛爭,你的公司、你的團體才有辦法和諧。
◎親仁
【解】“親仁”,親是親近、學習的意思,親近那些有道德、有學問、有人生境界、有情操的人,這是講擇師。一個人的學問要有成就,有兩個先決要素:一個是好老師,一個是好同學。好老師幫我們指路,把很重要的教誨告訴我們,使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彎路;好同學能夠彼此互相提攜、互相提醒。只有這樣,我們一生才能夠得到幸福的人生、成功的事業乃至敬德修業成就聖賢的人品。
我們時時親近仁德之人,就能夠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,所謂“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”,你每天接觸的都是善人,我們無形當中德行都會提升。但是“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”,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黨,自己的言語、行為就會變得愈來愈粗俗、低級、下流。“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”,在學習的道路上,必須要有良師益友的提攜。只有親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長我們的智慧,人生有智慧才會下對抉擇,人生才會愈走愈輕松,假如沒有做對抉擇,那人生會愈走愈沉重,所以“親仁”非常重要。中國古人說:“天地君親師。”這是因為人倫大道,必靠師而傳承,無師則人道衰,故師的作用等同於天地。友以輔仁,親近良師益友,才能學有所成。人應當有博愛之心,愛一切人,但首先是親近有仁德之人。
同是人 類不齊 流俗眾 仁者希
【解】同樣是人,品行高低、善惡邪正卻是良莠不齊。跟著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很多,而真正仁慈博愛的君子卻很稀少。
一般凡夫俗子心無大志,每天都為著自己的衣食、飲食男女、自私自利而活著。仁者存心仁厚、處處謙卑,能夠以身作則,他把一切人、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,處處能替人設想,沒有私心,是真正大公無私的人。那麼我們現在想想,自己是仁者還是流俗眾呢?如果自己還是自私自利,一天到晚為自己打算,那就是流俗眾啊!想當仁者就要放下錯誤的觀念和知見,常常提起聖賢的教訓,這是正念。
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諱 色不媚
【解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,大家自然敬畏他,因為他說話公正無私,沒有隱瞞,又不討好他人,所以大家才會起敬畏之心。
仁者他心地清淨,與人無爭,於世無求,所以他就不會有巴結人的念頭,他所說的都是利益大眾的話。利益大眾的話不一定是好聽話,所以一般人跟仁者在一起都覺得很難相處,對仁者也就敬而遠之了。古人講:“忠言逆耳利於行。”真正忠言可能不是好聽的,但是聽了之後能夠接受、照做就有好處,因此我們要知道,別人不敢親近仁者,他就不能提升,我們必須要親近仁者,這樣我們的品德學問才能夠提升。
能親仁 無限好 德日進 過日少
【解】能夠親近仁德之人,向他學習,就會得到無限的好處,因為他會使我們的道德學問一天天地進步,過失就會逐漸地減少。(在生命中,可以不間斷地陪伴我們走完人生的仁者就是聖賢經典,它是最真實、最永恆的仁者!)
我們想要學業、道業有所成就,選擇老師至關重要,一定要聽其言、觀其行,要用聖賢的教誨去觀察他,看他是否存心仁厚、處處謙卑並且能夠以身作則,看他是不是真做到了。一旦找到了我們由衷佩服的老師,就要用至誠恭敬的心去依教奉行,所謂“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”,恭敬心才能夠受教。
不親仁 無限害 小人進 百事壞
【解】不肯親近仁人君子與聖賢教育,就會有無窮的禍害。因為不肖的小人會趁虛而入,跑來親近我們,日積月累,我們的言行舉止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,事情就會弄得一敗塗地,最後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。
什麼是小人呢?就是追求世間名聞利養,搞自私自利,胸無大志,對聖賢教育並不想學習,小是因為他心量小,他的心量只有他自己,這叫小人。什麼叫大人呢?大人是心量大,真的心懷天下,心裡面裝著宇宙一切的眾生,他忘了自己,這是仁者。《易經》上講:“方以類聚,物以群分。”人都是一類類的聚起來的,我們如果不肯學習聖教,跟仁者就會越來越遠,自然就跟小人混在一起,最後使自己不知不覺也成為小人了。所謂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《朱子治家格言》也講到“狎昵惡少,久必受其累”,所以人對於環境的選擇至關重要,在自己德行還沒有相當穩固之前,對於一些比較沒有德行的朋友,我們要敬而遠之。
《弟子規》是照妖鏡也是顯聖鏡,只要用《弟子規》去衡量,好朋友、壞朋友一看便知道。所以家長與其擔心孩子以後會交到壞朋友,不如從小就教他落實《弟子規》,把他德行的根基扎穩固。通過學習使他善惡分明,自己懂得抉擇正確的朋友,這樣你才能真正地高枕無憂。當一個人善惡分明,縱使遇到壞朋友,不僅不會誤入歧途,並且他還會“善相勸”,把壞朋友影響過來,做到“德皆建”。因此,為人父母者要深謀遠慮,引導孩子更多地接觸善友。否則,即使你整日擔心,也不見得有什麼幫助。因為“親附善友,如霧露中行,雖不濕衣,時時有潤”,讓孩子在善友的熏陶下,父母又能夠諄諄教誨和以身作則,這樣孩子不僅能扎好德行的根,並且還能“根深葉茂”,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幸福。
所以“親仁”這一條非常重要,它告誡我們,人的內在一定要有道德作為基礎,用聖賢人的這些智慧,來鞏固我們內在的道德思想及修養,以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,使自己在種種誘惑面前能把持住而不受干擾。如果沒有得到這些熏習的話,在當今社會,一不小心把持不住,就有可能陷進去而自己都不曉得。尤其是沾染上賭博、色情等一些不良的習氣,可以讓你一輩子墮落下去,危害相當之大。所以,我們不可一日遠離良師益友,不可一日不讀聖賢書。
◎餘力學文
【解】《弟子規》一共講了七個方面內容,前六個方面講孝、悌、謹、信、泛愛眾、親仁,這些都是讓我們努力去落實而提升自己修養品德的,是講力行這方面,而學文就是要學習聖賢經典,通過學習能幫助我們力行,這樣力行就有了正確的方向,所以學文很重要,文不可不學。文化文化,就是要用文來化我們,學文的目的就是化自己,變化自己的氣質,把文化到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,化到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去。所以學文和力行是相輔相成、缺一不可的,力行幫助我們學文,學文指導我們更好地去力行。我們學到了聖賢教育,幫助指導我們去生活、工作、處事、待人、接物,這是在力行;真正力行了,對於聖賢的教誨,就會有新的悟處,就會有更深入的體驗。力行是行門,學文是解門,解行要並重。
不力行 但學文 長浮華 成何人
【解】 不能身體力行孝、悌、謹、信、泛愛眾、親仁這些本分,一味死讀書,縱然有些知識,也只是增長自己浮華不實的習氣,怎能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呢?如此讀書又有何用?
受教育的目的首先在“做人”,做一個有道德的人。古人讀書是志在聖賢,而現在人讀書是志在賺錢。很多家長和老師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分數,不注重品行教育,結果小孩越學就越傲慢。講的頭頭是道,自己沒做到,這樣就變成偽君子了,因此品德的提升比什麼都重要。孩子學能力的真正目的是什麼?為什麼要學本事?這個要謹慎於開始!做家長和老師的一定要有正確的引導觀念才行。現代社會受西方文化的影響,教育只是傳授知識技能的手段,沒有道德的指導,科技知識極有可能被濫用而貽害人類。對個人而言,有才無德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極大的痛苦,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。所以,當務之急是努力恢復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,使每一個人都明白先做人、後做事的道理。
但力行 不學文 任己見 昧理真
【解】如果只是一味地做,而不去學習聖賢教誨,那就會變得自以為是,執著自己的見解,違背了真理,這也是不對的。
人的學問,隨著你閱歷的豐富、人生的歷練,應該要相對提升才對。如果你裹足不前,覺得自己已經學得不錯了,任憑自己的想法來做一切事情,就很可能會做出許多不合義理之事。所以有空閑時要不忘展開聖賢的典籍,從聖賢的典籍中反觀自照,找出內心與聖賢的差距,隨順聖賢的教誨,依教奉行。通過不斷地學習,當我們把聖賢之道真正領會了,把聖賢的教誨轉化成自己對世界的認識、體悟,轉變成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,當我們真正有了這樣的智慧以後,在生活當中出現什麼問題都可以得心應手、左右逢源,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,這樣我們的人生旅途就會愈來愈幸福。這是提醒、勉勵所有的人,讀書要有恆心。
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
【解】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:眼到、口到、心到。讀書要專注,專注才能夠深入領會文章的意思,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有很多孩子每天讀到三更半夜,可是考出來的成績卻非常差,原因就是不懂得讀書的要領。讀書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心,如果眼睛在看,口也在讀,但是心沒有專注在課業上,想著其他的事情,也是白看白讀。所以古人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,就是讓他背書,這樣精神就集中。現在的年輕人經常看電視、玩電腦、打游戲,精神不專注,書怎麼能讀得好呢?
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
【解】研究學問要專一、專精才能深入,不能這本書才開始讀沒多久,又想看其他的書,或是這段還未讀完、讀通,就又想讀另一段,這樣永遠也定不下心來。學東西不能一知半解,要精益求精。
讀書重要是在掌握綱領、真正落實,最忌貪多、貪快。你太躁進,心很浮動,跟學問就不相應。學東西、求學問甚至於求世間的技能都要專而不能雜。現在很多家長讓孩子一學就是三、四種才藝,不見得多就一定好。所謂“樣樣通樣樣鬆”,因為多就會亂,雜了就學不扎實,到最後哪一樣也沒學精,甚至孩子還會產生厭學的心理。所以,我們做長輩的確確實實要給晚輩正確的引導。
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
【解】在定讀書計劃的時候,不妨寬鬆一些,這樣心裡沒有壓力,但是工夫要用的緊,每天都要努力,不可以懈怠偷懶。日積月累功夫深了,原先窒礙不通、困頓疑惑之處,自然而然就都迎刃而解了。
現在一般孩子讀書是為了應付考試,平時不認真學習,不知今日事今日畢,問題累積下來,到臨近考試時才開始知道用功,這樣就非常被動了。所以讀書要有計劃,要會規劃安排好時間,每天按計劃好的內容一定完成,這樣才有真正的受用。如果父母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,每天把家事做完以後就看書而不是看電視,這樣孩子從小自然就能養成喜歡看書學習的好習慣了。
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
【解】求學當中,心裡有疑問,要馬上把問題記錄下來,一有機會就向良師益友請教,務必確實明白它的真義,一定要得到正確的答案才可通過,這是認真學習的態度。
知識是學來的,也是問來的,只有在學中問,在問中學,並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,才能求得真知。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,有了問題,隨時隨地請教別人。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、給你幫助,不管年長年幼、地位高低,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,古人所說的“能者為師”就是這個道理。但是,最主要還是靠自己先去探究,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,再請問別人,這樣印像才會更深刻。
房室清 牆壁淨 几案潔 筆硯正
【解】書房、臥房都要保持清潔、乾淨,牆壁也要乾淨,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。桌面上筆墨紙硯等文具要放置整齊,不得凌亂。觸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條,這樣才能靜下心來讀書。
現在孩子會自己整理房間書桌的非常少,幾乎都是父母替他們整理。家長認為只要你成績好,什麼都不用你管。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,從而給他以後的家庭、事業、人際關系帶來許多的障礙。如果孩子是在這種教育理念下長大成人、結婚生子,婚後夫妻經常會因為家務活誰都不想承擔、生活習慣不好而爭吵不斷,甚至結婚沒兩年就鬧離婚。究其原因,都是家長從小舍不得讓孩子學習做家事,不教他們自理,一味地照顧、遷就,最終使孩子養成了懶惰與不知感恩的心理。所以有遠見的父母,一定從小就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,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做,以便他們長大後能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。
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
【解】古人寫字使用毛筆,寫字前先要磨墨,如果心不在焉,墨就會磨偏了。寫出來的字如果歪歪斜斜,就表示你浮躁不安,心定不下來。
漢字是傳承我們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,是我華夏子孫傳古頌今的寶貴財富。古人說:“意在筆先,心正則筆正。”字如其人,一個人寫字不認真,把字寫得亂七八糟、歪七扭八,證明他的心沒有專注在這個字上。這一筆寫到哪裡,到哪裡該停,到哪裡該頓,心裡也沒個底。同時也反映出他辦事不認真、沒規矩、心情浮躁。所以一定要把字寫好,這樣不僅繼承發揚了民族的精華,還能培養自己認真嚴謹的作風。這些都是從我們平常的行為造作當中,看到自己的心態。
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
【解】書籍課本應分類,排列整齊,放在固定的位置,讀誦完畢須歸還原處。
“動物歸原”,這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良好習慣。無論我們用了什麼東西,用完之後,要記得隨手放回原位,這樣不論是下次使用還是別人使用,都知道去哪裡找,節省時間,提高效率。這樣做事情便會有始有終,有條不紊。做父母的要做出很好的榜樣來教導自己的小孩,自己看哪一本,桌上就放哪一本,不看的我們要放回原位,整整齊齊,恭恭敬敬,下一次要看時很快就可以找到。同時也要教導孩子,書要怎麼排列比較整齊、好看、好拿,這才是治學的態度。
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
【解】即使在有急事的時候,看完書也要把它順手合上,放回書架原處,要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。遇到書本有殘缺損壞時,應立刻修補好,保持完整,這是對書的恭敬、愛護。(古人一書難求,故有修補之舉。)
雖然今天得到書比古代容易多了,但是我們也要存著恭敬之心來愛惜這些書籍。在翻閱的時候要輕輕地翻,不要很粗魯,以免折壞,也不要隨便在書裡亂畫,把課本塗得髒兮兮的,從小就要建立起愛護書籍的觀念。如果你處處都能仔細小心,無形中就培養了你做事井井有條、少出差錯、穩重安詳的能力,這都是平時練出來的功夫。
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
【解】不是傳述聖賢道理言行的書籍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書刊,都應該摒棄不看。因為書裡面不正當的事理會蒙蔽我們的聰明智慧,會敗壞我們純正的志向,使我們的身心受到污染,心志變得不健康。
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,但並不是信息知道的越多就越聰明、人生就越幸福,現在不健康的電腦網絡內容畫面、電影電視節目以及教我們殺盜淫妄的小說、故事、報章雜志等一些不良的出版物,污染特別嚴重,要防止自己受到污染,更要防止孩子受到污染。所以身為父母,一定要經常查看你的子女是否在接觸這些不健康的內容,因為這些對孩子的身心傷害的確是非常之大。不必要的信息要盡量摒棄,專心於自己應做之事,才能心情寧靜。因此,孔子說的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”是非常科學的。
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
【解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,不要自暴自棄,也不必憤世嫉俗,看什麼都不順眼,而應該發奮向上,努力學習,不怕挫折,把失敗當作成功之母,任何美好的結局都要經過艱辛的努力才能得到。聖賢的境界雖高,循序漸進也是可以達到的。(孟子曰:“舜何人也,予何人也,有為者亦若是!”)
人對自己要有信心,所謂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。人一生首先要立定志向,“學貴立志”,有了目標、方向,再通過精進不懈地努力,成聖成賢不是遙不可及的事,只要有心,終有成就的一天。有道是:“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”願我們彼此相互勉勵,共同攜手向聖賢之道邁進!
一個為人父母者真正的成功在哪裡?當他不在的時候,孩子還是非常懂事,離開父母的時候,孩子還能夠遵照父母給予的正確人生態度去做人,這才叫真正的成功。孩子如同父母的心頭肉,哪有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?但給予孩子的愛,是幫他還是害他,的確值得我們省思。可曾想過,當有一天孩子離開父母走入社會,誰又能像父母一樣疼愛順從他呢?縱然父母願意一輩子照顧著子女,又能呵護到幾時呢?這就如同溫室裡的花兒,一旦搬到室外,恐怕就要枯萎了。所以,孔夫子說:“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”
所謂“至要莫若教子”,人生第一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。假如我們的孩子沒教好,你這一生會不會幸福?一個人有沒有福報,一個人的人生能不能夠過得自在,他的中、晚年取決於孩子懂不懂事、孝不孝順。假如養育出來的孩子不懂事,我們後半輩子會很難熬!不知道孩子今天又會給我上演哪一出戲,來讓我收拾殘局?
試想想,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受過《弟子規》的教育,任由著自己的習氣來成長,長大以後,這個習氣已經變得根深蒂固了。所以,當他走入社會,在工作裡面跟領導、同事的關系一定不可能處得好,結婚後跟另一半結合在一起,常常都是看別人毛病,又怎麼可能有幸福快樂呢?以後如果又生了孩子,這個孩子能教得好嗎?因此,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成長,如果沒有這種良善的教育,吃虧的絕對不只是這一個孩子啊!他會影響身邊所有的人,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下一代。所以,一定要學習《弟子規》!
參考資料
辭海:中華書局。辭彙:文化圖書公司
弟子規簡說 台中蓮社明倫出版社
文章轉載自【報恩佛網】
易解轉載自【弟子規公益網】
留言列表